《親像祢》首發表!向林媽利致敬#高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鄭智仁第17屆2025美麗的高雄音樂會#洪強修#劉景寬#賴德仁
2025/11/03
                    
                    
                
                    影音/《親像祢》首發表!被譽為「台灣血液醫學之母」的林媽利醫師填詞、歌謠音樂大師鄭智仁譜曲的《親像祢》11月2日在高市文化中心至德堂首演。
2025第17屆美麗的高雄鄭智仁感恩音樂會主辦單位福爾摩莎合唱團與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協辦單位包含柏仁醫院 、愛智圖書、神采飛揚KTV、台灣百合工作室、吳尊賢基金會、華儒/漢儒基金會與玉山文教基金會。
鄭智仁醫師今年特別以「向台灣醫學之母林媽利醫師致敬」為主題,推崇感謝林媽利為一生奉獻給台灣病理醫學、輸血醫學、族群基因尋根及分子人類學的先驅。
林媽利醫師為高醫校友,今高醫人出席踴躍前高醫大校長王國照、劉景寬、總統府資政張博雅及高雄市校友會的理事長們….等均踴躍並全程與會,高醫人前中山醫大校長賴德仁致詞並上台獻唱其填詞,鄭智仁修詞譜曲的「叮嚀」。
※上網影音《親像祢》首發表精選摘要與洪強修理事長、劉景寬前校長等短訪說明高醫傑出校友林媽利醫師對台灣的巨大貢獻。
#台灣歌謠作家/土地的歌者鄭智仁 簡介
1951年生於彰化二水。
中山醫專畢業 細胞學、放射線學、生殖醫學專家。著有〝臨床體外授精與胚胎移植”(1987)及〝男性不孕症學”(1988)等,兩度獲選傑出校友,並獲有多項醫學發明專利。1991年結婚生子之後,爲了傳承他對台灣的愛,開始用母語寫歌,其作品充滿著士地文學的感動,有親情、有大愛,對咱台灣這塊孕育伊成長的土地有很深的疼惜與期待。
鄭智仁的作品從未商業發行,但是他的作品,廣被傳唱於台灣島內、校園以及全世界有台灣人的角落;他有許多作品被列入教科書,用來教育台灣的下一代。
2002年鄭智仁作品入圍五項金曲獎並獲最佳作詞及最佳演唱獎,同年獲高雄市政府的文藝獎(終生成就獎)。2003年2月代表台灣參加在巴拿馬舉辦的世界歌謠大賽,作品「台灣百合」獲入選爲一優美的民族歌謠。
早年他經常應邀,帶著他的孩子在世界各地演唱,除了宣慰僑胞也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散播關愛台灣的種子;直至今日,他仍努力不懈地,致力於土地人文紮根與關懷社會弱勢的志業;默默地追求身爲臺灣人的價值。
鄭智仁先生的歌謠,文詞優美、旋律感人,深具本土意識與人文關懷,深獲人們的共鳴與喜愛。鄭智仁先生獲選2000年美國關懷台灣基金會「對台灣的奉獻獎」,其獲獎評價是:鄭智仁先生是本世紀重要的、影響深遠的台灣歌謠作家。
#林媽利醫師 簡介(台灣歌謠作家 鄭智仁 謹識 2025 /1102)
林媽利醫師現任馬偕紀念醫院榮譽顧問醫師。1938年出生於宜蘭市,1957年進入高雄醫學院,1964年入台大病理研究所,畢業後在台大醫院從事免疫病理學研究,1970年代到美國德州大學完成病理專科醫師訓練。1981年回到台灣,服務於馬偕醫院臨床病理檢驗科,1983年開始和台灣輸血學會會員孫建峰、李正華醫師一起協助衛生署整頓讓台灣的捐血、輸血系統步上國際規範,讓台灣在1992年變成完全捐血,1996年列入世界15優良捐血、輸血的國家。1983年英國輸血專家鮑博瑞先生(R.E.Broadberry, FIMLS) 到台北馬偕醫院血庫任職並協助讓媽利醫師的團隊開啟了輝煌、讓國際學界驚豔的臺灣血型研究時代,發現了許多新的血型,如米田堡血型、特別屬於亞洲的血型如分泌型的亞孟買血型、小 "i"稀有血型及國際血型系統的第27個系統的發現⋯⋯媽利醫師謙遜地說是團隊的貢獻。1993年台大生化所博士余榮熾加入研究團隊,使血型的研究提升到分子生物學。在這血型的發現及研究當中媽利醫師得到許多國際專家友人的協助,包括英國MRC的Tippett及日本紅十字會的大久保康人等。在這段從事輸血醫學的研究當中,她獲得1994年衛生署國家血液政策衛生獎章,榮任1999年國際輸血學會太平洋區第10屆大會主席, 2011年國際輸血學會獎,2024年中華捐血運動協會「捐血運動50週年感謝獎」。
1993年日本東京紅十字會血液中心主任十字猛夫教授因應台灣醫療需要,協助媽利醫師建構了一個組織抗原的實驗室,研發台灣本土的組織抗原測定盤,在1994年並派遣赤座達也醫師,帶實驗室需要的配備來台協助成立組織抗原實驗室。媽利醫師除了原住民的論文外,最讓人注目的是2001年的「從組織抗原來看,台灣人是屬於南方的亞洲人而不是北方漢人」,這篇論文讓許多台灣人得以科學依據尋根,但也引起一陣撻伐。媽利醫師在2003年改版寫她的「輸血醫學」教科書之後,發現國內輸血醫學,都上了軌道,台灣年輕一輩科學家也紛紛的走上國際舞台,這時媽利醫師知道上帝給她的階段性的使命已經完成,她可以專心的從事分子人類學的工作,因為1990年代台灣人對台灣的認同度低,只約20%,接下來她能做的是為台灣人做「尋根」的研究。之前為硏發本土的組織抗原測定盤,日本紅十字會讓媽利醫師擁有一個完整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因此讓她的團隊藉這些設備順利的轉進族群的研究,這個改變對台灣產生了既大又長遠的影響。2000年代有法裔Jean A Trejaut, PhD旳加入團隊,她2005年參加南島族群的大型研究,先從原住民的研究做起,再找經費做台灣人的研究。在原住民的研究有亮麗的成果,經過媽利醫師團隊追蹤高山原住民母系血緣B4a1a基因的流向,肯定了長久以來無法確定的「台灣是南島族群的故鄉」的說法。這個重大的發現讓媽利醫師團隊2005年得到經濟學人及Yahoo網路605篇的評論。媽利醫師團隊30年來從事臺灣人父母系血緣和基因體的研究,就發現台灣人的母系血緣有台灣特有的血緣,在別的的地方包括中國找不到,表示台灣人的祖先可能在千年之前就已經到達台灣,所以媽利醫師寫了一篇報告「研究分析台灣人的母系血緣發現台灣人已經在新石器時代從東南亞大陸定居台灣,隨後經歷隔離和遺傳擴張,媽利醫師確定了台灣人許多不同的譜系,包括許多屬於台灣特有的血緣,可能發生的年代到幾千年之前,這結果表明台灣人定居於台灣和擴張的時間遠在近代唐山公抵達台灣之前」(Hum Genome Var 2023;10:2)。這段時間媽利醫師在2003年在瑞士日內瓦大學與A.Sanchez-Mazas等人主辦「東亞及台灣島上人類的遷徙」國際研討會;並榮獲2011年臺灣醫學會杜聰明博士紀念獎, 2017年醫療奉獻獎,2017年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廖述宗教授紀念獎,2022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林洋一醫師紀念獎。
敬愛的彭明敏先生2018曾經為她的書寫序「林媽利教授是血液學的權威⋯⋯從台灣人的立場來說,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以血液學的觀點對台灣人(1945年以前已長期定居在台灣的台灣人)的血液分析,證明這些台灣人與中國大陸上的中國人有所不同,對林媽利醫師長年的辛苦研鑽,對台灣做的偉大貢獻,表示極深的感佩和感謝。
媽利醫師著有:1兩百多篇國際專業期刊的論文2專書 : 輸血醫學的教科書; 東亞人類的遷徙英文專書等。媽利醫師育有朱暐濤、朱暐崧兩位兒子,在 工作崗位上都很有成就。1995年和郭惠二教授結婚,郭教授在2022年回歸主懷。郭教授亦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在1971年到西非貧窮的奈及利亞服務8年半,其間成功研發出黃豆的簡易烹調方式,大幅改善了當地普遍的蛋白缺乏症,被非洲國家選為「開發中國家糧農領導科學家」。1996年獲得第六屆「醫療奉獻獎」。1998年起郭教授在馬偕醫院後由北醫接手開辦10年的「台灣大專學生海外服務」研習營,影響了往後各大學國際志工社團的成立並蔚為風潮。
林媽利醫師近年寫的一篇感念文,經台灣作曲家鄭智仁的協助,譜岀讓兩位詞曲作者都很開心的優美曲子--親像祢,藉此次2025第17屆美麗的高雄慈善音樂會和大家分享的同時,謹向一生 奉獻給孩子的母親,奉獻給台灣醫學的林媽利醫師致上最高的敬意。
                
                2025第17屆美麗的高雄鄭智仁感恩音樂會主辦單位福爾摩莎合唱團與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協辦單位包含柏仁醫院 、愛智圖書、神采飛揚KTV、台灣百合工作室、吳尊賢基金會、華儒/漢儒基金會與玉山文教基金會。
鄭智仁醫師今年特別以「向台灣醫學之母林媽利醫師致敬」為主題,推崇感謝林媽利為一生奉獻給台灣病理醫學、輸血醫學、族群基因尋根及分子人類學的先驅。
林媽利醫師為高醫校友,今高醫人出席踴躍前高醫大校長王國照、劉景寬、總統府資政張博雅及高雄市校友會的理事長們….等均踴躍並全程與會,高醫人前中山醫大校長賴德仁致詞並上台獻唱其填詞,鄭智仁修詞譜曲的「叮嚀」。
※上網影音《親像祢》首發表精選摘要與洪強修理事長、劉景寬前校長等短訪說明高醫傑出校友林媽利醫師對台灣的巨大貢獻。
#台灣歌謠作家/土地的歌者鄭智仁 簡介
1951年生於彰化二水。
中山醫專畢業 細胞學、放射線學、生殖醫學專家。著有〝臨床體外授精與胚胎移植”(1987)及〝男性不孕症學”(1988)等,兩度獲選傑出校友,並獲有多項醫學發明專利。1991年結婚生子之後,爲了傳承他對台灣的愛,開始用母語寫歌,其作品充滿著士地文學的感動,有親情、有大愛,對咱台灣這塊孕育伊成長的土地有很深的疼惜與期待。
鄭智仁的作品從未商業發行,但是他的作品,廣被傳唱於台灣島內、校園以及全世界有台灣人的角落;他有許多作品被列入教科書,用來教育台灣的下一代。
2002年鄭智仁作品入圍五項金曲獎並獲最佳作詞及最佳演唱獎,同年獲高雄市政府的文藝獎(終生成就獎)。2003年2月代表台灣參加在巴拿馬舉辦的世界歌謠大賽,作品「台灣百合」獲入選爲一優美的民族歌謠。
早年他經常應邀,帶著他的孩子在世界各地演唱,除了宣慰僑胞也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散播關愛台灣的種子;直至今日,他仍努力不懈地,致力於土地人文紮根與關懷社會弱勢的志業;默默地追求身爲臺灣人的價值。
鄭智仁先生的歌謠,文詞優美、旋律感人,深具本土意識與人文關懷,深獲人們的共鳴與喜愛。鄭智仁先生獲選2000年美國關懷台灣基金會「對台灣的奉獻獎」,其獲獎評價是:鄭智仁先生是本世紀重要的、影響深遠的台灣歌謠作家。
#林媽利醫師 簡介(台灣歌謠作家 鄭智仁 謹識 2025 /1102)
林媽利醫師現任馬偕紀念醫院榮譽顧問醫師。1938年出生於宜蘭市,1957年進入高雄醫學院,1964年入台大病理研究所,畢業後在台大醫院從事免疫病理學研究,1970年代到美國德州大學完成病理專科醫師訓練。1981年回到台灣,服務於馬偕醫院臨床病理檢驗科,1983年開始和台灣輸血學會會員孫建峰、李正華醫師一起協助衛生署整頓讓台灣的捐血、輸血系統步上國際規範,讓台灣在1992年變成完全捐血,1996年列入世界15優良捐血、輸血的國家。1983年英國輸血專家鮑博瑞先生(R.E.Broadberry, FIMLS) 到台北馬偕醫院血庫任職並協助讓媽利醫師的團隊開啟了輝煌、讓國際學界驚豔的臺灣血型研究時代,發現了許多新的血型,如米田堡血型、特別屬於亞洲的血型如分泌型的亞孟買血型、小 "i"稀有血型及國際血型系統的第27個系統的發現⋯⋯媽利醫師謙遜地說是團隊的貢獻。1993年台大生化所博士余榮熾加入研究團隊,使血型的研究提升到分子生物學。在這血型的發現及研究當中媽利醫師得到許多國際專家友人的協助,包括英國MRC的Tippett及日本紅十字會的大久保康人等。在這段從事輸血醫學的研究當中,她獲得1994年衛生署國家血液政策衛生獎章,榮任1999年國際輸血學會太平洋區第10屆大會主席, 2011年國際輸血學會獎,2024年中華捐血運動協會「捐血運動50週年感謝獎」。
1993年日本東京紅十字會血液中心主任十字猛夫教授因應台灣醫療需要,協助媽利醫師建構了一個組織抗原的實驗室,研發台灣本土的組織抗原測定盤,在1994年並派遣赤座達也醫師,帶實驗室需要的配備來台協助成立組織抗原實驗室。媽利醫師除了原住民的論文外,最讓人注目的是2001年的「從組織抗原來看,台灣人是屬於南方的亞洲人而不是北方漢人」,這篇論文讓許多台灣人得以科學依據尋根,但也引起一陣撻伐。媽利醫師在2003年改版寫她的「輸血醫學」教科書之後,發現國內輸血醫學,都上了軌道,台灣年輕一輩科學家也紛紛的走上國際舞台,這時媽利醫師知道上帝給她的階段性的使命已經完成,她可以專心的從事分子人類學的工作,因為1990年代台灣人對台灣的認同度低,只約20%,接下來她能做的是為台灣人做「尋根」的研究。之前為硏發本土的組織抗原測定盤,日本紅十字會讓媽利醫師擁有一個完整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因此讓她的團隊藉這些設備順利的轉進族群的研究,這個改變對台灣產生了既大又長遠的影響。2000年代有法裔Jean A Trejaut, PhD旳加入團隊,她2005年參加南島族群的大型研究,先從原住民的研究做起,再找經費做台灣人的研究。在原住民的研究有亮麗的成果,經過媽利醫師團隊追蹤高山原住民母系血緣B4a1a基因的流向,肯定了長久以來無法確定的「台灣是南島族群的故鄉」的說法。這個重大的發現讓媽利醫師團隊2005年得到經濟學人及Yahoo網路605篇的評論。媽利醫師團隊30年來從事臺灣人父母系血緣和基因體的研究,就發現台灣人的母系血緣有台灣特有的血緣,在別的的地方包括中國找不到,表示台灣人的祖先可能在千年之前就已經到達台灣,所以媽利醫師寫了一篇報告「研究分析台灣人的母系血緣發現台灣人已經在新石器時代從東南亞大陸定居台灣,隨後經歷隔離和遺傳擴張,媽利醫師確定了台灣人許多不同的譜系,包括許多屬於台灣特有的血緣,可能發生的年代到幾千年之前,這結果表明台灣人定居於台灣和擴張的時間遠在近代唐山公抵達台灣之前」(Hum Genome Var 2023;10:2)。這段時間媽利醫師在2003年在瑞士日內瓦大學與A.Sanchez-Mazas等人主辦「東亞及台灣島上人類的遷徙」國際研討會;並榮獲2011年臺灣醫學會杜聰明博士紀念獎, 2017年醫療奉獻獎,2017年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廖述宗教授紀念獎,2022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林洋一醫師紀念獎。
敬愛的彭明敏先生2018曾經為她的書寫序「林媽利教授是血液學的權威⋯⋯從台灣人的立場來說,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以血液學的觀點對台灣人(1945年以前已長期定居在台灣的台灣人)的血液分析,證明這些台灣人與中國大陸上的中國人有所不同,對林媽利醫師長年的辛苦研鑽,對台灣做的偉大貢獻,表示極深的感佩和感謝。
媽利醫師著有:1兩百多篇國際專業期刊的論文2專書 : 輸血醫學的教科書; 東亞人類的遷徙英文專書等。媽利醫師育有朱暐濤、朱暐崧兩位兒子,在 工作崗位上都很有成就。1995年和郭惠二教授結婚,郭教授在2022年回歸主懷。郭教授亦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在1971年到西非貧窮的奈及利亞服務8年半,其間成功研發出黃豆的簡易烹調方式,大幅改善了當地普遍的蛋白缺乏症,被非洲國家選為「開發中國家糧農領導科學家」。1996年獲得第六屆「醫療奉獻獎」。1998年起郭教授在馬偕醫院後由北醫接手開辦10年的「台灣大專學生海外服務」研習營,影響了往後各大學國際志工社團的成立並蔚為風潮。
林媽利醫師近年寫的一篇感念文,經台灣作曲家鄭智仁的協助,譜岀讓兩位詞曲作者都很開心的優美曲子--親像祢,藉此次2025第17屆美麗的高雄慈善音樂會和大家分享的同時,謹向一生 奉獻給孩子的母親,奉獻給台灣醫學的林媽利醫師致上最高的敬意。
推薦閱讀
                -            1
《親像祢》首發表!向林媽利致敬#高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鄭智仁第17屆2025美麗的高雄音樂會#洪強修#劉景寬#賴德仁
 -            2
我們是「AI第一代」學習人心的安排#人氣名師鄭憲聰#資深媒體陳俊廷
 -            3
《我們是AI第一代》詞曲#陳俊廷#鄭憲聰老師:AI有幻覺亂問就亂回答。問不好就是不會問...
 -            4
《あいうえおの恋》愛戀50音【日語情境× 流行舞台】日文歌曲-中文解說教室/ 詞曲陳俊廷
 -            5
【日語情境× 流行舞台】創意歌曲1《ロック五十音 (Rock 50音》創作:陳俊廷~讓50音變成一場搖滾的旅程。
 -            6
《寄給風的信》詞曲:陳俊廷 ~不論過去或現在,古典浪漫一直都在!
 -            7
跨界博士《健康美魔男》XLIFE新力活多酚創辦人許長祿/資深媒體陳俊廷電台影音3001集
 -            8
《健康美魔男新解》詞曲創作:陳俊廷#XLIFE新力活多酚創辦人許長祿
 -            9
《都是妳》詞曲/影音創作:陳俊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