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有約》榛美學藝術品牌總監潘寀榛分享「色彩的溫度」療癒人心、讓藝術走進生活
2025/11/09
資深媒體人陳俊廷電台影音3002集《文創有約》高雄市創意台灣文化協會理事長王錦成專訪榛美學藝術品牌總監潘寀榛暢談其藝術創作歷程與品牌理念,分享如何以「色彩的溫度」療癒人心、讓藝術走進生活。
潘寀榛老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從小熱愛繪畫。她表示,藝術對她而言是一種「內在情感的語言」,陪伴她走過創作十餘年的心靈旅程。「藝術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不同階段的生命樣貌,也讓我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
回顧創作轉折,潘老師指出,最大的改變是從「技巧的追求」走向「心靈的誠實」。她曾以一幅表達思念家人的作品感動評審獲獎,「那次我邊畫邊流淚,也讓我明白藝術的真實力量來自情感的誠實。」
潘老師的作品以色彩豐富、層次細膩著稱,被譽為「有溫度的色彩畫」。她善用紅、橙、黃等飽和色調搭配肌理堆疊,展現生命能量與情感深度。「我希望觀眾在看畫時,不只是欣賞顏色,而是能感受到畫裡有呼吸、有故事。」
榮獲王源林竹梅源獎、南投玉山獎等多項藝術殊榮的潘寀榛,認為得獎是創作路上的「小日記」,象徵每一階段的努力與成長。她笑說:「得獎不是終點,而是一種溫柔的鼓勵,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為什麼開始畫畫。」
目前潘老師以「榛美學藝術」品牌推廣藝術教育與生活美學,期望「讓藝術更靠近生活」。未來將推出藝術講座、體驗課程及藝術延伸商品,結合文創設計與地方文化,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她也預告明年將舉辦兩場個展:
〈幸福與生活〉——2026年4至5月於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登場,以溫暖色彩營造人文氣息;
〈土地、記憶與色彩〉——2026年9至10月於都蘭文創園區舉行,結合自然風景與生命詩意,展現創作的新階段。
潘寀榛老師以柔軟而堅定的語氣說:「創作是一種修行,每幅畫都像在整理一次人生。我希望觀眾能透過我的畫,看見生活的溫度與希望。」
① 以色彩療癒人生 潘寀榛專訪談「榛美學藝術」的溫度美學
② 《文創有約》專訪潘寀榛:讓藝術成為生活的光與暖
③ 從畫筆到品牌 榛美學藝術潘寀榛以誠實色彩描繪生命詩意
※《文創有約》專訪/訪綱
來賓|潘寀榛 老師(榛美學藝術品牌總監)
主持|王錦成 理事長
高雄市創意台灣文化協會
訪談時間|2025年11月5日(三)10:00-11:00 民生廣播電台
🟣 第一題:藝術起點與創作歷程
王理事長:
寀榛老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從事藝術創作多年。能否請您先分享學畫的緣起,以及您的創作歷程?
潘老師:
其實我從小就對畫畫特別著迷,家裡只要有紙、有筆,我就會忍不住畫起來。那時候還不懂什麼是藝術,只覺得「畫畫可以讓我安靜下來」。
後來求學一路走到高師大美術系,再進入研究所深造,才真正體會到藝術不只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表達「內在情感」的一種語言。
畢業後我選擇繼續留在創作這條路上,從事藝術創作大概已有十多年。
這段過程中,經歷過孤單、掙扎,也有被作品感動到流淚的時刻。
我常覺得,藝術就像一面鏡子,它映照出我們每個階段的生命樣貌,也讓我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
🟣 第二題:學畫過程中的成長與轉折
王理事長:
在學畫的過程以及藝術道路上,有什麼讓您印象深刻的成長或轉折嗎?
潘老師:
我覺得最大的轉折,是從「技巧的追求」轉向「心靈的誠實」。
剛開始學畫的時候,我也曾經很在意評審或老師的眼光,希望畫得像、畫得完美。
但慢慢地,我發現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畫得多準確,而是畫裡有沒有「情感」。
有一次創作時,我畫的是一幅關於思念家人的作品。那天我邊畫邊哭,顏色一層層重疊上去,結果那張作品後來意外地獲獎。
那次經驗讓我明白,藝術最動人的地方,就是誠實地表達心裡的溫度。
從那之後,我開始用畫筆去記錄生命的感受,畫裡的每個顏色都像是一段故事。
🟣 第三題:畫風特色與情感表現
王理事長:
您的作品以色彩豐富、情感細膩著稱,常透過情感轉化營造動人氛圍。能否談談您的創作風格,以及如何在畫面中傳達內在情感與生命意象?
潘老師:
我的作品最常被形容為「有溫度的色彩畫」。
我特別喜歡運用飽和的色調,比如紅、橙、黃這些代表熱情與能量的顏色,同時搭配肌理的堆疊,去營造畫面的深度。
我創作時會讓色彩自然流動,不去強求形體的完美,而是讓顏色自己「說話」。
有時候我會聽音樂創作,那節奏、旋律的起伏,會轉化成畫面上的線條與層次。
在作品裡,我常畫一些象徵「情感」的意象,比如花、羽翼、光線、貓咪,這些其實都代表我生命中的某段經歷。
我希望觀眾在看畫時,不只是欣賞顏色,而是能「感受到畫裡有呼吸、有故事」,那樣的互動是最美的。
🟣 第四題:用得獎寫日記|榮譽肯定與藝術成就
王理事長:
您其實很低調,但曾榮獲王源林竹梅源獎、南投玉山獎、中部展與南部展等多項藝術殊榮。這些肯定對您而言代表什麼?
潘老師:
這些獎項對我來說,就像是創作路上的「小日記」。
它們見證了我不同階段的努力與心情。
我從來不把得獎當成終點,而是一種「溫柔的鼓勵」,提醒自己——別忘了當初為什麼開始畫畫。
其實每次參展的準備過程都很辛苦,要反覆修正、重畫、懷疑自己,但當作品被肯定的那一刻,我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變得值得。
得獎讓我更堅定,也更謙卑。
我常告訴學生或年輕創作者:「得獎不是重點,能持續創作才是最珍貴的事。」
🟣 第五題:得獎後的創作思考與方向
王理事長:
這些得來不易的肯定,是否也影響了您在創作上的思考與方向?
潘老師:
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以前我會想「我要畫得更好」,但現在我會想「我要畫得更真誠」。
得獎讓我更確信——作品必須有靈魂、有溫度,觀眾才會被感動。
後來我的創作主題逐漸轉向「情感療癒」與「生活詩意」。
我希望讓畫不只是掛在牆上的作品,而是能陪伴人、安撫人心的一種存在。
創作對我來說像是一種心靈的修行,每完成一幅畫,就像重新整理一次自己的人生。
🟣 第六題:藝術品牌建立|榛美學藝術
王理事長:
您成立了「榛美學藝術」品牌,並由台二藝工坊有限公司專屬經紀經營。能否與我們分享品牌理念及未來的藝術發展計畫?
潘老師:
「榛美學藝術」這個品牌,其實是我希望讓「藝術更靠近生活」的起點。
我們常覺得藝術離日常很遠,但我相信美其實就在我們周圍——在顏色、在光線、在每個感動的瞬間。
品牌的核心理念是「溫度與感動」。
我希望透過展覽、藝術講座、體驗課程,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創作,不只是欣賞畫作,而是能感受藝術的力量。
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美學教育,結合文創品牌與設計團隊,開發一些藝術延伸商品,像是藝術印花、家飾布品等,讓藝術走進家裡,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也期待與地方文化合作,透過展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藝術的溫度。
🟣 第七題:未來展望與展覽預告
王理事長:
最後請您預告一下明年即將舉辦的兩場個展亮點與未來展望。
潘老師:
明年我會舉辦兩場個展,都是我很期待的計畫。
第一場在 115年4到5月,地點是 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
那裡人潮很多,我希望能讓辦事的民眾在不經意間被藝術療癒,也讓公部門空間多一份人文氣息。展出主題會以「幸福與生活」為主,希望帶給大家一種溫暖的能量。
第二場在 115年9到10月 的 都蘭文創園區。
都蘭有一種自然與文化融合的靜謐氣息,我會以「土地、記憶與色彩」為主題,展出新系列作品。
那系列是我近年心境的轉變,也想藉由都蘭的海風與山色,與觀眾一起感受生命的流動。
未來,我希望能繼續在藝術與教育之間找到平衡,讓創作不只是我的夢想,也成為一座橋梁,讓更多人因藝術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潘寀榛老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從小熱愛繪畫。她表示,藝術對她而言是一種「內在情感的語言」,陪伴她走過創作十餘年的心靈旅程。「藝術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不同階段的生命樣貌,也讓我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
回顧創作轉折,潘老師指出,最大的改變是從「技巧的追求」走向「心靈的誠實」。她曾以一幅表達思念家人的作品感動評審獲獎,「那次我邊畫邊流淚,也讓我明白藝術的真實力量來自情感的誠實。」
潘老師的作品以色彩豐富、層次細膩著稱,被譽為「有溫度的色彩畫」。她善用紅、橙、黃等飽和色調搭配肌理堆疊,展現生命能量與情感深度。「我希望觀眾在看畫時,不只是欣賞顏色,而是能感受到畫裡有呼吸、有故事。」
榮獲王源林竹梅源獎、南投玉山獎等多項藝術殊榮的潘寀榛,認為得獎是創作路上的「小日記」,象徵每一階段的努力與成長。她笑說:「得獎不是終點,而是一種溫柔的鼓勵,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為什麼開始畫畫。」
目前潘老師以「榛美學藝術」品牌推廣藝術教育與生活美學,期望「讓藝術更靠近生活」。未來將推出藝術講座、體驗課程及藝術延伸商品,結合文創設計與地方文化,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她也預告明年將舉辦兩場個展:
〈幸福與生活〉——2026年4至5月於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登場,以溫暖色彩營造人文氣息;
〈土地、記憶與色彩〉——2026年9至10月於都蘭文創園區舉行,結合自然風景與生命詩意,展現創作的新階段。
潘寀榛老師以柔軟而堅定的語氣說:「創作是一種修行,每幅畫都像在整理一次人生。我希望觀眾能透過我的畫,看見生活的溫度與希望。」
① 以色彩療癒人生 潘寀榛專訪談「榛美學藝術」的溫度美學
② 《文創有約》專訪潘寀榛:讓藝術成為生活的光與暖
③ 從畫筆到品牌 榛美學藝術潘寀榛以誠實色彩描繪生命詩意
※《文創有約》專訪/訪綱
來賓|潘寀榛 老師(榛美學藝術品牌總監)
主持|王錦成 理事長
高雄市創意台灣文化協會
訪談時間|2025年11月5日(三)10:00-11:00 民生廣播電台
🟣 第一題:藝術起點與創作歷程
王理事長:
寀榛老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從事藝術創作多年。能否請您先分享學畫的緣起,以及您的創作歷程?
潘老師:
其實我從小就對畫畫特別著迷,家裡只要有紙、有筆,我就會忍不住畫起來。那時候還不懂什麼是藝術,只覺得「畫畫可以讓我安靜下來」。
後來求學一路走到高師大美術系,再進入研究所深造,才真正體會到藝術不只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表達「內在情感」的一種語言。
畢業後我選擇繼續留在創作這條路上,從事藝術創作大概已有十多年。
這段過程中,經歷過孤單、掙扎,也有被作品感動到流淚的時刻。
我常覺得,藝術就像一面鏡子,它映照出我們每個階段的生命樣貌,也讓我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
🟣 第二題:學畫過程中的成長與轉折
王理事長:
在學畫的過程以及藝術道路上,有什麼讓您印象深刻的成長或轉折嗎?
潘老師:
我覺得最大的轉折,是從「技巧的追求」轉向「心靈的誠實」。
剛開始學畫的時候,我也曾經很在意評審或老師的眼光,希望畫得像、畫得完美。
但慢慢地,我發現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畫得多準確,而是畫裡有沒有「情感」。
有一次創作時,我畫的是一幅關於思念家人的作品。那天我邊畫邊哭,顏色一層層重疊上去,結果那張作品後來意外地獲獎。
那次經驗讓我明白,藝術最動人的地方,就是誠實地表達心裡的溫度。
從那之後,我開始用畫筆去記錄生命的感受,畫裡的每個顏色都像是一段故事。
🟣 第三題:畫風特色與情感表現
王理事長:
您的作品以色彩豐富、情感細膩著稱,常透過情感轉化營造動人氛圍。能否談談您的創作風格,以及如何在畫面中傳達內在情感與生命意象?
潘老師:
我的作品最常被形容為「有溫度的色彩畫」。
我特別喜歡運用飽和的色調,比如紅、橙、黃這些代表熱情與能量的顏色,同時搭配肌理的堆疊,去營造畫面的深度。
我創作時會讓色彩自然流動,不去強求形體的完美,而是讓顏色自己「說話」。
有時候我會聽音樂創作,那節奏、旋律的起伏,會轉化成畫面上的線條與層次。
在作品裡,我常畫一些象徵「情感」的意象,比如花、羽翼、光線、貓咪,這些其實都代表我生命中的某段經歷。
我希望觀眾在看畫時,不只是欣賞顏色,而是能「感受到畫裡有呼吸、有故事」,那樣的互動是最美的。
🟣 第四題:用得獎寫日記|榮譽肯定與藝術成就
王理事長:
您其實很低調,但曾榮獲王源林竹梅源獎、南投玉山獎、中部展與南部展等多項藝術殊榮。這些肯定對您而言代表什麼?
潘老師:
這些獎項對我來說,就像是創作路上的「小日記」。
它們見證了我不同階段的努力與心情。
我從來不把得獎當成終點,而是一種「溫柔的鼓勵」,提醒自己——別忘了當初為什麼開始畫畫。
其實每次參展的準備過程都很辛苦,要反覆修正、重畫、懷疑自己,但當作品被肯定的那一刻,我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變得值得。
得獎讓我更堅定,也更謙卑。
我常告訴學生或年輕創作者:「得獎不是重點,能持續創作才是最珍貴的事。」
🟣 第五題:得獎後的創作思考與方向
王理事長:
這些得來不易的肯定,是否也影響了您在創作上的思考與方向?
潘老師:
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以前我會想「我要畫得更好」,但現在我會想「我要畫得更真誠」。
得獎讓我更確信——作品必須有靈魂、有溫度,觀眾才會被感動。
後來我的創作主題逐漸轉向「情感療癒」與「生活詩意」。
我希望讓畫不只是掛在牆上的作品,而是能陪伴人、安撫人心的一種存在。
創作對我來說像是一種心靈的修行,每完成一幅畫,就像重新整理一次自己的人生。
🟣 第六題:藝術品牌建立|榛美學藝術
王理事長:
您成立了「榛美學藝術」品牌,並由台二藝工坊有限公司專屬經紀經營。能否與我們分享品牌理念及未來的藝術發展計畫?
潘老師:
「榛美學藝術」這個品牌,其實是我希望讓「藝術更靠近生活」的起點。
我們常覺得藝術離日常很遠,但我相信美其實就在我們周圍——在顏色、在光線、在每個感動的瞬間。
品牌的核心理念是「溫度與感動」。
我希望透過展覽、藝術講座、體驗課程,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創作,不只是欣賞畫作,而是能感受藝術的力量。
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美學教育,結合文創品牌與設計團隊,開發一些藝術延伸商品,像是藝術印花、家飾布品等,讓藝術走進家裡,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也期待與地方文化合作,透過展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藝術的溫度。
🟣 第七題:未來展望與展覽預告
王理事長:
最後請您預告一下明年即將舉辦的兩場個展亮點與未來展望。
潘老師:
明年我會舉辦兩場個展,都是我很期待的計畫。
第一場在 115年4到5月,地點是 高雄市三民戶政事務所。
那裡人潮很多,我希望能讓辦事的民眾在不經意間被藝術療癒,也讓公部門空間多一份人文氣息。展出主題會以「幸福與生活」為主,希望帶給大家一種溫暖的能量。
第二場在 115年9到10月 的 都蘭文創園區。
都蘭有一種自然與文化融合的靜謐氣息,我會以「土地、記憶與色彩」為主題,展出新系列作品。
那系列是我近年心境的轉變,也想藉由都蘭的海風與山色,與觀眾一起感受生命的流動。
未來,我希望能繼續在藝術與教育之間找到平衡,讓創作不只是我的夢想,也成為一座橋梁,讓更多人因藝術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推薦閱讀
- 1
《文創有約》榛美學藝術品牌總監潘寀榛分享「色彩的溫度」療癒人心、讓藝術走進生活
- 2
余玲雅「憶祖父」精神
- 3
《文創有約》榛美學藝術品牌總監潘寀榛分享「色彩的溫度」療癒人心、讓藝術走進生活
- 4
余玲雅《憶祖父》精神之歌:愛在代代相傳的胸膛#余登發#詞曲創作陳俊廷#MR.CCT新聞音樂網
- 5
《色彩的溫度》詞曲創作CC字幕#陳俊廷#「榛美學藝術」潘寀榛老師#文創有約王錦成#MR.CCT新聞音樂網
- 6
《懷念舊時光》詞曲創作陳俊廷 :阿公的童年怎麼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金田民俗圖繪特展 重現臺灣童年記趣
- 7
《猴子都懂泡溫泉追浪漫》CC字幕/詞曲影像創作:陳俊廷以歌記台日史《日本猿の湯 溫泉天國》
- 8
飛躍38!太極門高雄道館慶賀館慶
- 9
《親像祢》首發表!向林媽利致敬#高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鄭智仁第17屆2025美麗的高雄音樂會#洪強修#劉景寬#賴德仁